【最近大家对于两弹元勋都是非常感兴趣,为此小西小编特地为大家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与两弹元勋相关的内容,那么接下来就由小西把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吧。】
两弹元勋,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功勋最卓著的23位杰出科技专家。
包括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等。
两弹元勋们为我国国防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德,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等职。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功绩卓著,被称为“两弹元勋”,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彭桓武(1922年7月2日—),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核武器研究设计专家。
彭桓武在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和核武器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彭桓武曾两次参与指导共和国“两弹一星”项目工作,是我国导弹与核武器研究发展的杰出领导者和奠基者之一。
彭桓武同志一生献身于崇高伟大的科学事业和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事业。
他忠诚于党和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均做出卓越贡献。
于敏(1926年7月13日-2019年7月17日),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和核武器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淦昌(1907年5月5日—1998年3月27日),中国核物理、实验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淦昌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自由电子气理论和粒子物理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他主持和领导了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粒子探测器的设计工作,并在原子弹试验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嘉墀(1930年3月-),高级工程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科技战线的楷模”。
黄纬禄(1926年6月26日-2017年8月7日),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程开甲(1918年-201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陈能宽(1923年6月4日—2006年5月27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王希季(生于云南昆明),卫星工程与航天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航天材料之父”。
钱骥(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楷模”。
朱光亚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遥感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
朱光亚 与彭桓武一同被国家授予“光荣殉职科技工作者”、“核材料科学家”、“新时期党的好儿子”、“尽忠报国的科学斗士”荣誉称号;同周光召并肩参加了战略导弹、中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并被国家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陈能宽是参加我国原子弹试验工作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规划论证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两弹元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