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优选问答 >

通志基础意思

2025-07-14 21:56:28

问题描述:

通志基础意思,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21:56:28

通志基础意思】《通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类史书,由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所著。全书共200卷,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载记等部分,但其最具特色的是“二十略”,涵盖了天文、地理、礼制、艺文、氏族、六书、天文、地理、礼、乐、兵、刑法、食货、选举、职官、郡国、氏族、六书、天文、地理等广泛内容。这部书打破了传统史书以人物为中心的编纂方式,开创了以制度为纲的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通志》的基本介绍

项目 内容
书名 《通志》
作者 郑樵(南宋)
成书时间 约1145年(绍兴十五年)
体例 本纪、世家、列传、载记 + 二十略
特点 突破传统史书结构,以制度为核心
影响 开创“通史”与“志”的结合体例,影响后世史学发展

二、《通志》的核心内容

《通志》最大的创新在于“二十略”的设立。这二十个略目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天象到人事,从制度到文化,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主要领域。这些略目不仅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也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

略目 内容简述
本纪 记载帝王事迹
世家 记载贵族世家
列传 记载重要人物
载记 记载割据政权
二十略 包括天文、地理、礼、乐、兵、刑、食货、选举、职官、郡国、氏族、六书、天文、地理等

三、《通志》的历史地位

《通志》在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它不仅继承了《史记》的编纂方法,还突破了《汉书》以来以人物为主的写法,将重点转向制度和文化。这种体例上的创新,为后来的《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提供了借鉴。

此外,《通志》中的“二十略”成为后世“志”的典范,被广泛用于地方志、典章制度类书籍中。因此,可以说《通志》是研究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四、总结

《通志》是一部集大成的史书,其核心价值在于“通”。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试图通过制度和文化的梳理,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虽然书中部分内容存在争议,但它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动摇。

总结要点 内容
作者 郑樵
体例 本纪、世家、列传 + 二十略
特点 制度为纲,打破传统史书结构
影响 开创“通史+志”的体例,影响后世史学
价值 研究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重要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通志》中的某一略目或具体人物,可继续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