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难追的驷是什么意思

“驷马难追”的“驷”是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来说,是四匹马拉的一辆战车。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原文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回答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里的‘輗’和‘軏’都是古代车辆上的关键部件,缺少它们,车辆便无法正常运行。孔子用这个比喻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强调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如同车子没有关键部件一样,难以行走。

后来,“驷马难追”逐渐成为了一句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算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一旦许诺了某件事情,就应当尽力去完成,否则就会失信于人,就像四匹马拉动的战车一样,一旦承诺,就很难收回或更改。

在现代社会中,“驷马难追”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铭记“驷马难追”的教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