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所作,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炼的语言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全诗如下: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以煮豆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深切感慨。诗中,“豆”象征曹植自己,“萁”象征他的兄长曹丕。豆子在锅中被熬煮成羹,而作为燃料的豆茎(萁)却在锅底燃烧,使豆子承受痛苦。这情景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本是同根生,却因争夺权力而互相伤害的残酷现实。
首句“煮豆持作羹”,点明主题,说明豆子被用来制作食物;“漉菽以为汁”进一步描述了制作过程,将豆子过滤出汁液。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为后文的比喻埋下伏笔。接下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通过生动的画面感,将豆与萁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豆子在锅里忍受煎熬,而萁却无情地在下面燃烧,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泣”字不仅赋予豆子人的情感,更传递了一种无奈与哀伤。
最后两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与疑问。既然我们同出于一个根源,为何要如此急切地相互残害呢?这一问蕴含着对人性自私与权力欲望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共处、珍惜亲情的渴望。
《七步诗》短短二十余字,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曹植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封建社会中兄弟阋墙现象的深刻反思。至今读来,仍能引发人们对亲情、友情乃至人类关系的思考。